凤阳爱尔思—之上海交通大学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近年来,汽车及国防工业在我国取得了迅猛发展,轻量化成为关键策略之一。镁、铝合金作为一种轻质材料在汽车及国防工业轻量化进程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基于此国家战略需求与产业发展导向,凤阳爱尔思轻合金精密成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尔思)于2010年在安徽凤阳县工业园区成立。爱尔思以上海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为前身,依托上海交通大学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开展高性能镁铝合金材料研发应用技术和产业化、工艺技术一体化等工作。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不断的技术创新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动力。本期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上海交通大学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揭秘爱尔思不断技术创新的内核。 上海交通大学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Light Alloy Net Forming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LAF-NERC) 成立于2000年3月,是由国家发改委批准组建、上海交通大学承建的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现任中心主任为丁文江教授。经过十年多的发展,中心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镁合金材料研发基地,同时也是国际上研究队伍强大、研究实力雄厚的轻合金研究团队之一。中心现有科研人员30多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和高工15名,讲师和助理研究员4名,博士后6名。 中心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目前已经与澳大利亚Monash大学建立了双博士学位联合培养机制,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日本长岗科技大学、挪威科技大学、韩国机械与材料研究所等外国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效合作关系,通过人员互访和研究生交流等方式展开了密切合作。中心还积极参与我国镁行业技术发展与革新,与国内镁合金领域的主要企业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建立了多个联合实验室,目前中心已经成为我国镁合金研究和应用的示范和技术转移中心,为我国镁行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培养。 中心主要进行镁合金设计和强韧化机制方面的研究。开发了多种高性能铸造镁合金、变形镁合金、耐热镁合金,开发了耐热镁合金压铸技术、高温镁合金活塞重力铸造技术和挤压铸造技术、镁合金往复挤压、反复压缩塑性变形技术、镁合金切屑塑性变形固态回收技术等新技术,高性能镁合金已经部分应用于汽车动力系统、航空航天等领域。 工程研究中心在着力进行镁及镁合金材料研究的同时,也非常重视镁及镁合金成形技术与装备的开发。先后开发了精密砂型铸造、双联式低压铸造、真空压铸、挤压铸造、消失模铸造、等温挤压、差温拉深等多种镁合金成形技术,可满足不同工业领域对镁合金零部件的需求。目前,工程研究中心已采用自己研制的新型镁合金及开发的新的成形工艺,已成功地制备出汽车轮毂、V6型汽车发动机缸体等许多典型产品,并制定了相应的企业标准。这些产品在美国通用、德国大众、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兵器部203所、航天第八研究院、航空014基地等军、民企业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